大逆


拼音dà nì
注音ㄉㄚˋ ㄋ一ˋ

词语解释

大逆[ dà nì ]

⒈  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为“大逆”。为“十恶”之一。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为“大逆”。为“十恶”之一。

《战国策·楚策一》:“夫外挟强 秦 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
《史记·孝文本纪》:“间者诸 吕 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以危 刘氏 宗庙。”
《唐律·名例·十恶》:“二曰谋大逆。”
原注:“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闕。”

国语辞典

大逆[ dà nì ]

⒈  旧称不利于君主的行为。

《战国策·楚策一》:「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
《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闲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以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

大逆造句

1、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

2、皇上,此人已经走火入魔,常人万难理喻,皇上也不必理会他狂犬吠日詈骂君父的大逆之言!

3、不足以告倒庄允城?且再找几处大逆不道的文字出来,明日再写一张禀帖,递进将军府去。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