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方〉:风筝。
英kite;
⒈ 即纸鸢。参见“纸鳶”。
引《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有 羊车儿 献策,作纸鴟” 元 胡三省 注:“纸鴟,即纸鳶也,今俗谓之纸鷂。”吴组缃 《山洪》二四:“那是个四方灯笼形的纸鹞,上面写着‘抗 日 救国’、‘打倒 日本 ’字样。”
⒈ 风筝。
例如:「老农牵牛下田去,三五村童放纸鹞,你瞧,这幅图画多美妙!」
1、异乡逢佳节,秋风拂纸鹞。登高无处闲,小酒添乡愁。又一年的重阳到了,漂泊在他乡的游子们,愿你们重阳快乐,身体安康。
2、阅一卷书册,品人生百味。泡一壶清茶,尝一刻休闲。吃一口枣糕,享一种幸福;放一只纸鹞,传一丝想念;重阳时节寄相思,转转短信同祈福!祝好。
3、当此之时,秦国虽然表面上打了两次大胜仗,但国力却到了崩溃的边缘,成了经不起一战之败的风中纸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