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五尺之童”。
引汉 扬雄 《解嘲》:“五尺童子,羞比 晏婴 与 夷吾。”明 陆深 《春风堂随笔》:“仲尼 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霸。古以二岁半为一尺,言五尺,是十二岁以上。十五岁则称六尺,若 晏婴 身不满三尺,是以律起尺矣。 周 尺準今八寸,二尺四五寸岂成形体,当是极言其短耳。”梁启超 《近世文明初祖培根笛卡儿之学说》:“欧 美 五尺童子所莫不钦诵,而吾国人所当深求其故者也。”
1、官之位高矣,官之名贵矣,官之权大矣,官之威重矣,五尺童子皆能知之。
2、将军文武兼资,英威不世,往因多难,仗剑兴师,援旗誓众,抗威千里,岂不以四郊多垒,共谋王室,匡时报主,宁国庇民乎?此所以五尺童子,皆愿荷戟而随将军者也。
3、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卫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