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楼下银塘晚,丽日亭前瑶草新。和气满城催燕乐,风流太守最宜春。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五。宋代。廖刚。碧波楼下银塘晚,丽日亭前瑶草新。和气满城催燕乐,风流太守最宜春。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廖刚。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风流子 其二。五代。孙光宪。楼倚长衢欲暮,瞥见神仙伴侣。微傅粉,拢梳头,隐映画帘开处。无语,无绪,慢曳罗裙归去。
赠源上人。明代。沈周。苾刍闻香十年已,尝有寄缄乌有里。秪从人家诵卷轴,千里何殊相晤语。云萍踪迹不可呼,眼外之人疑老矣。今年秋暑我床榻,脾病困顿未能理。黄昏短刺堕枕前,不倩人扶揽衣起。吹灯相照见瘦玉,人与清诗正堪儗。僧中此老古或有,超然已觉今维此。翻经石上月纷纷,半是微哦细吟耳。我持此癖七十年,满地江湖俟知己。传杯夜屋破蚊蚋,且略无生谈赋比。杭州官府尚多贤,当面参寥惜无与。脚縢之下自有地,不作窗蜂苦钻纸。斯文有契属老境,频往频来自伊始。白头接膝无百年,人生岁月如流水。
浣溪沙(儿辈欲九日词而尚远,用“满城风雨近得阳”填成浣溪沙)。宋代。李处全。宋玉应当久断肠。满城风雨近重阳。年年戏马忆吾乡。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白衣才到共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