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李俊民。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题先大夫所遗万竿烟雨障子。明代。杨巍。依山傍水总相宜,不说南朝李画师。贫也家遗惟此物,痛哉亲去已多时。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
答清源林生。明代。卢龙云。凤凰鸣昆丘,太液奋鸿鹄。鸒斯蒿下飞,羽翼何局促。人生各有志,小大随所欲。古来贤达流,振响遗空谷。昔余在弱龄,抗志薄时俗。旅游二十春,蹉跎守雌伏。南北万里遥,风尘徒仆仆。燕赵齐鲁墟,周行至海曲。政简讼还稀,幸不迷按牍。公暇寡所营,游神辄汗竹。探讨多会心,俯仰意恒触。微吟但自舒,何知炫群玉。羡子志不凡,千古慕芳躅。匪我平生亲,声气特相属。持论迥时流,摛文复纷郁。倾盖义已投,稽疑念弥笃。寡陋愧前闻,于尔何能淑。淡交惟若斯,相期善自勖。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明代。唐之淳。船上复车上,徐州仍宿州。不因河冻合,那起客乡愁。晓饭霜侵匕,宵眠月拥裘。家人裁小帽,邻伴饷乾糇。坂曲惊疑簸,川平稳胜舟。纼寒牛背涩,轴垫仆心忧。古迹迎人问,诗题隔日搜。计程常屈指,惜别屡回头。岂有欢倾盖,谁能怒挟辀。因思安稳客,文酒日风流。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唐代。宋之问。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读汉书四绝 其二。明代。郑善夫。子陵不废桐江钓,才力还堪比傅岩。汉室规模故人意,只馀糠籺落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