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李俊民。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临江仙 重游平山堂怀旧。清代。徐燮。忆昔平山堂上宴,座中多少英豪。水晶帘卷日光摇。玉舟倾柏叶,金凤泼檀槽。弹指六年如一梦,旧游零落魂消。重来对景觉萧条。山花羞白发,岸草妒青袍。
清时奏最卷赠鲁子与司理报政。明代。陈吾德。万户讴声动海隅,荐书奏最入天衢。座间独运成风手,掌上长悬照夜珠。人似碧霄孤鸑下,心如明镜一尘无。中牟旧业君方驾,谁逐骅骝并过都。
秋夜。唐代。桓颙。数夜独无欢,客心恒不安。近城闻鼓易,远寺听钟难。月照窗边暖,风吹帘外寒。齐能罗帐里,独坐抱琴弹。
过崇效寺访雪坞上人。清代。汪文柏。墟里绽寒烟,平林扶秋霁。眷兹了心人,苦吟为活计。夙披霞上篇,未觏心先契。漱茗粲周旋,剧谈忘久憩。泛览《大藏》书,深研百千偈。性海慕《华严》,从师探密谛。藤叶飏轻幡,黄花补金砌。屋角枣垂红,素令偏新丽。静对茁清思,启轩延远睇。复恐俗物来,预戒禅关闭。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清代。纳兰性德。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诚上人游方既归林下焚香诵经以严报地相见欣然留不欲去遂赋小诗。宋代。李之仪。委曲披高下,虚明得静深。佛香平日愿,经卷本来心。地据三车上,尘无一点侵。出山应有恨,何处似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