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叠崔嵬水渺茫,故人万里未相忘。飘零更惜天边雁,独驾秋风不入行。
有怀遂长老四首 其二。元代。刘秉忠。山叠崔嵬水渺茫,故人万里未相忘。飘零更惜天边雁,独驾秋风不入行。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刘秉忠。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潇湘八景诗·潇湘夜雨。宋代。张经。终夜雨潇潇,闷杀孤舟客。滴滴打蓬声,错讶灵妃瑟。
延和殿退朝口号。宋代。陆游。雨余未肯放朝暾,穿仗恭承圣主恩。清跸传声徐御殿,紫衣引拜许龙门。徘徊漫结尧阶恋,零落难招楚泽魂。归去犹堪夸里巷,桐江新赐两朱轓。
年老引归囊无长物因吟见志。明代。袁大敬。路经山径一囊空,野鸟山花笑我穷。我道归鞭还是富,担头明月与清风。
喜晴。清代。朱霈。外病兼旬雨复浓,闻晴喜欲步村东。双松齐出平林上,一鹭孤明野水中。斜插竹竿扶柳起,尽挑莎草使渠通。数声山雀闲庭晚,添得园榴叶几丛。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水调歌头(为施少仪作)。宋代。黄机。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题徐用之助教慈训堂。明代。龚敩。南州一高士,晦迹衢婺间。六岁失所怙,立身何艰难。高堂有慈母,尽瘁心力殚。年甫二十四,掩镜啼孤鸾。纺绩事教养,辛苦摧肺肝。岁时奉祭祀,鸡黍供盘餐。殷勤冀成立,宗嗣得无患。子母命相依,影只形更单。儿身壮有室,母心方燕閒。乳下三岁儿,况复哀茕鳏。保抱恤疢疾,衣食防饥寒。三世各一身,谁不为悲酸。人愿天弗违,竟使嗣续完。母头既垂白,儿亦双鬓斑。綵衣戏堂下,五色纷斌斓。凊温适母宜,甘旨尽母欢。树彼萱草花,慈训谁与颜。慈训不可忘,恩重如丘山。贤孙诲上庠,耿耿心寸丹。有志在补报,无时涕汍澜。求诗纪其实,千载为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