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兄弟早空群,倚马便作万言文。玉树辉辉照前后,弱冠英名在人口。
黉舍同游愧我先,相见每称吾小友。曾遌而翁好避諠,隐身西郭如乡村。
一生爱诵远公偈,累岁不识县令门。夫妇齐年人共羡,九月开筵对归雁。
请看二子接翅飞,好将文绣作斑衣。
贺金翁夫妇双寿诗翁举人子韶庠生子声之父也。明代。唐顺之。金家兄弟早空群,倚马便作万言文。玉树辉辉照前后,弱冠英名在人口。黉舍同游愧我先,相见每称吾小友。曾遌而翁好避諠,隐身西郭如乡村。一生爱诵远公偈,累岁不识县令门。夫妇齐年人共羡,九月开筵对归雁。请看二子接翅飞,好将文绣作斑衣。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唐顺之。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怀安官舍病起九日作。宋代。苏元老。篱菊今年拆最繁,绕丛新折上雕盘。病知佳节霜风冷,喜对高堂骨肉欢。久废笑歌慵饮酒,只闻儿女劝加餐。如何猛下藜床去,又逐鸳鸿振羽翰。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唐代。唐远悊。皇恩眷下人,割爱远和亲。少女风游兑,姮娥月去秦。龙笛迎金榜,骊歌送锦轮。那堪桃李色,移向虏庭春。
姑苏杂咏 走狗塘(在城西)。明代。高启。春堤长,春草浅,此地吴王曾走犬。猎场四面围画旗,红炬照辇还宫迟。割鲜夕宴谁共食,台上西子非樊姬。春苑年来草仍绿,韩卢已去多麋鹿。君不见汉皇纵狗殊有功,逐兔直到乌江东。
偕周君经甫登爱山台感赋 其一。清代。许传霈。吴兴佳山水,清远无古今。高台共登眺,城市而山林。道场一峰秀,相对豁尘襟。诸毗势奔赴,峰灵妙莫寻。捲帘纳苍霭,白日未西沈。朱阑与翠竹,掩映春色深。东坡追往迹,梅村续前吟。既怀贤太守,怅触旧时心。
墙头红杏粉光匀。宋东邻。见郎频。肠断城南消息未全真。拾得杨花双泪落,江水阔、年年燕语新。见说金娘埋恨处,蒺藜沙草不知春。离魂一只鸳鸯去,寂寞谁亲。唯有因风委露托清尘。月下哀歌宫殿古,暮云合
梅花引·墙头红杏粉光匀。金朝。元好问。墙头红杏粉光匀。宋东邻。见郎频。肠断城南消息未全真。拾得杨花双泪落,江水阔、年年燕语新。见说金娘埋恨处,蒺藜沙草不知春。离魂一只鸳鸯去,寂寞谁亲。唯有因风委露托清尘。月下哀歌宫殿古,暮云合
白湖庙二十韵。宋代。刘克庄。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驾风樯浪舶,翻筋斗千秋。既而大神通,血食羊万头。封爵遂綦贵,青圭蔽珠旒。轮奂拟宫省,盥荐皆公侯。始盛自全闽,俄遍于齐州。静如海不波,幽与神为谋。营卒尝密祷,山越立献囚。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亦窃笑阿环,种桃儿童价。独于民锡福,能使岁有秋。每至割获时,稚耄争劝酬。坎坎击社鼓,呜呜缠蛮讴。常恨孔子没,豳风不见收。君谟与渔仲,亦未尝旁搜。束皙何人哉,愚欲补前修。缅怀荔台叟,纪述惜未周。他山岂无石,可以砻且锼。吾老毛颖秃,安能斡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