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东华赴上方,满衣月色动微凉。钟声渐识斋坛近,松影遥连辇路长。
涧底玉泉鸣石磬,云边红烛乱星光。欢迎天上来龙驭,一夜祗园散好香。
灵谷寺建追荐征南将士水陆大斋车驾临祭先夕百官出候寺中。明代。杨士奇。晚出东华赴上方,满衣月色动微凉。钟声渐识斋坛近,松影遥连辇路长。涧底玉泉鸣石磬,云边红烛乱星光。欢迎天上来龙驭,一夜祗园散好香。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送苏州姚长史。唐代。韩翃。江城驿路长,烟树过云阳。舟领青丝缆,人歌白玉郎。葛衣行柳翠,花簟宿荷香。别有心期处,湖光满讼堂。
赠沈文伯。唐代。王质。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两星荧煌耀南海,化州老沈儋州苏。知公久闲谈笑口,忍啄三尺不敢吁。孟公故是大度士,岂受谫谫繁文拘。一朝青天返白日,冰山转眼成空虚。秋鹰下鞲马脱辔,逸气凛凛横天衢。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贝宫瑶胎贯月魄,仙掌露华沈玉壶。酒酣妙语一咀嚼,舌根沆瀣如醍醐。归来清梦渺江海,波涛一叶凌菰蒲。十年故纸倦翻覆,见此喜气生眉须。何当杖履奉君子,看公快扫青松腴。
赠逸民诗 六。南北朝。萧衍。顾探怀抱。非为富贵。代既同人。时亦皆醉。六合岳崩。九州海沸。事须经纶。属当连师。投袂剑起。澄清泾渭。
和王景文 其三。宋代。张孝祥。王师行六月,淮海静无波。元老前筹密,诸军捷奏多。西风向萧瑟,北顾要谁何。闻说收兵后,讴吟杂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