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兮凤兮,何睹之艰。一出于虞廷,再鸣于岐山。迩来三四千年间,寂寥兮不闻不见,徒闻凡鸟声间间。
梧桐兮萋萋,竹实兮离离。迟尔之来兮,览德辉而下之。
一鸣兮使我朝廷清,法度贞,三台明润无搀枪。再鸣兮使我四海平,礼俗成,百蛮朝贡无甲兵。
鸟中之凤人中豪,河东之薛隆中庞。谢家池上名俱高,毛翁之鸣当云霄。
有雏丹穴文九苞,龙文燕颔谁可曹。毛生毛生真凤毛,一鸣兮再鸣兮,吾将侧耳听尔于明盛之朝。
凤雏行赠毛锡朋。明代。王鏊。凤兮凤兮,何睹之艰。一出于虞廷,再鸣于岐山。迩来三四千年间,寂寥兮不闻不见,徒闻凡鸟声间间。梧桐兮萋萋,竹实兮离离。迟尔之来兮,览德辉而下之。一鸣兮使我朝廷清,法度贞,三台明润无搀枪。再鸣兮使我四海平,礼俗成,百蛮朝贡无甲兵。鸟中之凤人中豪,河东之薛隆中庞。谢家池上名俱高,毛翁之鸣当云霄。有雏丹穴文九苞,龙文燕颔谁可曹。毛生毛生真凤毛,一鸣兮再鸣兮,吾将侧耳听尔于明盛之朝。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江汉泛舟图为叶润臣阁长题。清代。龙启瑞。武昌官柳初飞绵,汉南春水高拍天。鸣钲伐鼓递相和,市楼歌管声喧阗。夹江城郭半隐见,沈沈万井腾炊烟。夜来月上波浪息,画艇叶叶如秋莲。红镫照我过江去,远闻黄鹤一笛来飞仙。商妇倚船弄弦索,估客买醉抛金钱。人间风月几曾见,定与吴会争新妍。壮游十载不到此,远闻一炬焦可怜。披图令我惨不乐,知子有意归无缘。忆昨金田起妖鸟,烽火远照湘漓间。一朝燎原势莫止,坐令鄂渚飞腥涎。跨江为梁岂天意,艨艟大舸遭絷牵。丛台歌舞昼寂寂,荆棘屡变桑麻田。疆场无人貔貅老,毒雾不散龟山颠。金陵东望亦如此,繁华浩劫真相连。春风汀洲花欲然,碧波芳草纷葱芊。眼前好景归不得,卧游凝涕独潸然。鲰生三宿心拳拳,亦有梓里遭时艰。何年置身图画里,一棹径刺潇湘船。
金缕曲 其一 答吴遇春见赠。近现代。姚鹓雏。六幅湘帘里。正无聊、香消睡鸭,春寒似水。忽诵吴郎歌一阕,蓦地古芬凝纸。更触拨、江淹残绮。说剑吹箫都过了,礼天台、我欲无言耳。几复辈,总难拟。谁堪江左无双士。剩而今、梅村长句,东南之美。松麈茗鸥清似玉,正始玄风后起。笑桓侯、舞矛无技。鼙鼓残宵浑欲动,看四郊与平多垒。君可作,我衰矣。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宋代。蔡松年。懦微莫如我,往往从险艰。譬之驱山麋,八銮困天闲。岂惟物违性,成功亦良难。风烟念何地,野水长松閒。
九日独登清凉山。清代。郑孝胥。科头直上翠微亭,吴甸诸峰向我青。新霁云归江浦暗,晓风浪入石头腥。忍饥方朔非真隐,避地梁鸿自客星。意气频年收拾尽,登高何事叩苍冥。
美人对月。明代。唐寅。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