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陵欲去更迟迟,还向花前举一卮。说与东风莫吹落,我行三日是归期。
小适园桃花忽开 其三。明代。王鏊。朝陵欲去更迟迟,还向花前举一卮。说与东风莫吹落,我行三日是归期。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长信怨。唐代。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长歌行。清代。陈德正。日月逝不处,少壮能几时。行行薄暮景,去去不可追。衰颜坐自槁,华发无再缁。天运有时极,人寿安可希。饮食拳形体,魂魄来居之。吾生一侨舍,日久终须辞。所忧名未立,腐草忽同归。茫茫百世后,知我复为谁。寸心揽万古,中亦有所持。长歌泣泗下,千载魂同悲。
病中 其三。明代。郑文康。群妹皆同母,诸甥日渐多。每从宾塾散,频向舅家过。聚立年相若,同行气总和。情怀好伤感,棠棣不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