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步出前墀,东方欲曙时。残花犹带露,宿鸟忽惊枝。
饮酒身多病,看梳发有丝。未应迂谬迹,还寄省郎为。
晓起。明代。李舜臣。微步出前墀,东方欲曙时。残花犹带露,宿鸟忽惊枝。饮酒身多病,看梳发有丝。未应迂谬迹,还寄省郎为。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寄张舍人。清代。侯运盛。裘马东来日尚和,停骖小院避笙歌。僧将解制拈槌懒,客为思乡得句多。书案无花留冷馥,松庭有月浸清波。囊空每忆张公子,燕市迢迢去若何。
醉歌行次韵。宋代。慕容彦逢。尝闻醉乡之乐真且全,青州从事乡之贤。杯铛三百沃轩旷,眼看万有心陶然。平生不识饮中趣,糟浆逆鼻忧颓颠。捧罂徒知咏酒颂,侧弁未始陪宾筵。丈人襟怀湛秋水,尘埃涤尽中恬渊。美哉家酿藏之久,誓可与饮无留涓。宴开设此杯中物,意如割炙何勤虔。欢诚感激忘既醉,是日饮兴轻金船。房栊蚕老舒长昼,郊野麦秀清和天。主人放怀客尽量,谈间标韵凌云烟。醉歌耳热匪吾事,两腋清风同玉川。愿言乘兹腾倒景,清都谒帝罗群仙。酒阑逸思不可遏,笔端诗句如奔泉。
徐泽夫有事外寄而膺试北上赋此送之。明代。王世贞。君行负奇尚,不为急知音。白雪巴人里,朱门蓬户心。风尘吾道在,雨露世恩深。别有凌云赋,从它竞上林。
又和实甫。清代。黄遵宪。九州莽莽匆匆走,两鬓萧萧渐渐枯。欲访蓬莱难附鹤,暂攀杨柳可藏乌。笔留白石飞仙语,袖有青溪小妹图。犹是人间乾净土,莫将乐国当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