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金门路,叨陪上履綦。君多补衮意,吾送剖符时。
南国股肱郡,西川玉雪姿。敬亭今胜绝,应待有新诗。
送曹给事出守宁国。明代。李舜臣。岁月金门路,叨陪上履綦。君多补衮意,吾送剖符时。南国股肱郡,西川玉雪姿。敬亭今胜绝,应待有新诗。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壬午对镜一首。明代。黄省曾。宝镜照颜色,不回桃李春。因思少年日,如作梦中人。此去化无巳,后来看岂真。飘飘出尘气,难与映麒麟。
江上晓发。明代。邱云霄。疏雨打蓬声不灭,寒风吹江水欲绝。野寺僧敲五夜钟,船窗晓见千山雪。
李文璧挽诗。明代。倪谦。已矣九川子,临风增惋伤。俄成蕉下鹿,竟作井中桑。宿草秋迷冢,陈编夕在床。四枝丹桂好,云路看联芳。
次韵戚总管赋雪。元代。李存。长风剪水不成片,城上将军铁为面。五更吹角堕梅花,天女骑龙泪如霰。坐令万瓦白参差,人在蓬莱水晶殿。黄河夜合鼋鼍深,太行晓裂豺狼战。尚怜庐阜足佳致,五百寒僧不开院。昆崙朔南日本东,未信天花一时遍。塞边勒马公所閒,桥上骑驴吾不倦。化工作巧本容易,腊尽春临已三见。明知无酒俱冷落,岂有多情更欢宴。长安市上一贫士,白昼闭门何所羡。
和赵章泉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刘宰。平生暗里识曹刘,眼底谁为第一流。锦里正应推老杜,鲁人亦解说东丘。骑驴颇忘推敲否,上马还能矍铄不。此去相思君会取,菊黄梅蕊上枝头。
连日雨作顿有秋意怀感之馀得诗七首书呈教授知县 其三。宋代。赵蕃。墙根数席地,聊尔遣耘治。年丰菜亦熟,采掇斯及时。拔葵愧公仪,学圃非樊迟。幸逃肉食鄙,用补囊粟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