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秋蓬似,因风转未休。世途轻宦拙,儿女别家愁。
庭次梅初吐,江南橘再收。蒹葭何处夜,今去泊孤舟。
将按饶州。明代。李舜臣。正好秋蓬似,因风转未休。世途轻宦拙,儿女别家愁。庭次梅初吐,江南橘再收。蒹葭何处夜,今去泊孤舟。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寄题阎 其三。宋代。周紫芝。筑成凉榭初宜月,剪尽繁枝始见山。天亦料公闲未得,故教幽事颇相关。
明发祈门悟法寺,溪行险绝六首。宋代。杨万里。一泒泉从千丈崖,轰霆跳雪泻将来。无论惊杀行人著,两岸诸峰震欲摧。
观刘格非画。宋代。林敏修。人言画师非俗士,小技不妨聊戏耳。欲搜万象入诗句,未若丹青易盈纸。坐令晚景下鸿雁,力夺春工发红紫。明眸破笑不作难,顷刻冰纨出西子。信能自适亦自累,好事终为人所使。曷不穷年自写真,奋髯箕踞走百鬼。
绿鬓低低压翠钿。双眉弯似月、斗婵娟。夜凉和袖拂冰弦。娇无奈、何况酒尊前。
歌罢意悠然。一声新雁过、暗愁牵。明朝江上水连天。凌波步、万一故人怜。
拟古十首 小重山 拟梅溪 其七 尊前赠妓。元代。邵亨贞。绿鬓低低压翠钿。双眉弯似月、斗婵娟。夜凉和袖拂冰弦。娇无奈、何况酒尊前。歌罢意悠然。一声新雁过、暗愁牵。明朝江上水连天。凌波步、万一故人怜。
挽刘明国。宋代。刘辰翁。浮邱成一梦,如此哭斯人。宇宙真如醉,风霆若有神。涅槃空万劫,悬解总微尘。有子承千载,堂堂麟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