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淹归骑,终朝在远岑。阁中山木落,门外海云深。
无复为吾适,况当怀所钦。应怜洋水上,何处托孤吟。
阻雨新店有怀仁夫。明代。李舜臣。宿雨淹归骑,终朝在远岑。阁中山木落,门外海云深。无复为吾适,况当怀所钦。应怜洋水上,何处托孤吟。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填词。清代。纳兰性德。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芒鞋心事杜陵知,唯今只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
次韵杨司业。元代。吴澄。春夏华荣变衰歇,颓飙刮肌山露骨。骚人望秋悲泬寥,忽见小春梅蕊发。顿然喜气排寒冬,不管天令严鈇钺。古来蹈道如蹈水,与汩与齐偕出没。坐中白昼对羲皇,门外黄埃自城阙。只怜郭璞注虫鱼,或误蔡谟啖蜞
蛇。唐代。丁谓。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白水寺。明代。吴与弼。危石疏松一水寒,轩楹正在水中间。平安半榻还乡梦,却忆千山与万山。
辋川集二十首。栾家濑。唐代。裴迪。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泛泛鸥凫渡,时时欲近人。
题平阳龙神张诚叔别业长歌。元代。李溥光。始山之东山之隅,龙神风物美且都。泉清树茂田膏腴,中有太古仙民居。云是先人之故庐,龟趺千字存遗墟。右冈左林跨修途,前潭后阜开画图。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