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同千里,分襟此一时。烟沙征路远,风雨客帆迟。
乡梦随芳草,春愁带柳枝。平生任慷慨,能不洒临岐。
送范尔孚北归。明代。董其昌。旅食同千里,分襟此一时。烟沙征路远,风雨客帆迟。乡梦随芳草,春愁带柳枝。平生任慷慨,能不洒临岐。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物我。宋代。释文珦。物我两俱忘,隤然入道乡。空为真命脉,静是悟肝肠。竹月光零乱,松风韵短长。色声皆妙契,曾不费思量。
艮岳百咏 小隐亭。唐代。李质。古木回环石路横,居山初不在峥嵘。圣人天下藏天下,小隐聊为戏事名。
赠刘润之。宋代。段克己。平生不愿万户侯,但愿一识刘荆州。荆州已远不可见,裔孙今幸从吾游。慨然议论吐肝胆,腰閒古剑鸣蛟虬。酒酣醉墨出险怪,笔势惝恍令人愁。世人争欲得一诺,黄金不用如山邱。结交以义不以利,乐人之乐忧其忧。自从管鲍死,此道今悠悠。岂忆流落中,忽见古人俦。古来贤哲士不达,饥寒不解为身谋。纷纷眼底知音少,几向西风叹白头。
题海峰图为故金同文先生作。明代。王世贞。六鳌既失守,十洲俄半摧。苍然东海色,忽堕一峰来。插云斗柄出,浴日扶桑开。停琴听洪涛,乘桴问九垓。鲁连无世念,安期有仙才。高踪不可即,披图良快哉。
雨中柬黄子。明代。陈子壮。雩歌君懒和,佳雨亦徐来。太守亭边喜,杜陵诗里催。楼花润色点,江鸟乱空回。勇读知鎏麦,子耕沾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