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烽巳宁晏,烟水澹氤氲。朝来鹅鹳阵,冲破宿潭云。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六 烟驾亭。明代。董其昌。边烽巳宁晏,烟水澹氤氲。朝来鹅鹳阵,冲破宿潭云。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江南杂体二首 其一。唐代。王建。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答白云之句 其二。宋代。徐积。朝共白云行,暮共白云归。眠时云亦眠,以云为寝衣。白云白云常在身,有时忽共白云分。君看天外逍遥物,便是山翁身上云。
细雨泥涂行戌时,多君高谊共相期。危楼尊酒看雄剑,野渡扁舟听子规。
仕路蹉跎羞短鬓,林皋懒慢负深知。悠悠禾水潭千尺,照我肝肠有所思。
昔年赴戍道出禾川承龙袍溪带湖贺巽东修吾昆仲及龙生作霖高雅感念今昔怅然有怀。明代。邹元标。细雨泥涂行戌时,多君高谊共相期。危楼尊酒看雄剑,野渡扁舟听子规。仕路蹉跎羞短鬓,林皋懒慢负深知。悠悠禾水潭千尺,照我肝肠有所思。
会馆莲花。明代。卢龙云。虚堂荷净绝氛埃,一月曾看几度来。妆映窗轩时挺出,芬从湖沼远移栽。数茎不羡庐山社,十丈何须五井隈。已见绿房珠作实,更馀丹萼锦为堆。清香暗袭论文处,艳质晴翻校艺台。授简秀联思并发,濡毫锦借句频催。赋成诧比青莲匣,酒至倾怜白玉杯。归去客斋同入梦,依稀犹是笔花开。
和府公多叶榴花。宋代。刘敞。翠条红蕊映贫家,笑倚熏风拂露华。重叠火云烧落日,浅深金鼎矗丹砂。多情强自含春恨,不语那能学馆娃。但寄一枝共醉赏,试将颜色比裙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