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空谷感离群,万里论交见国君。等是策书分五社,谁能笔阵扫千军。
怀人大小淮山桂,飞梦东南吴会云。莫以雄才求自试,词坛赤帜有閒勋。
詶临潼王二首 其二。明代。董其昌。端居空谷感离群,万里论交见国君。等是策书分五社,谁能笔阵扫千军。怀人大小淮山桂,飞梦东南吴会云。莫以雄才求自试,词坛赤帜有閒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春望(三首)。明代。杨慎。古岸新花金碧丛,昆池三百水烟通。梁王阁道青芜国,渔父帆樯白鸟风。
寄岘山愿公三首。唐代。齐己。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相思恨相远,至理那时何。道笑忘言甚,诗嫌背俗多。青苔闲阁闭,白日断人过。独上西楼望,荆门千万坡。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老至何悲叹,生知便寂寥。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九日类试院雨中制司送酒关子二首。宋代。李石。老去轻时节,忧来稔岁年。黄花关上戍,青草渡头船。望眼知谁属,归心只自怜。仅沾微禄在,未敢计良田。
访陈筠心。清代。汤鹏。酒力如山百感平,非狂非圣一迂生。未成四十元为福,便说林泉似不情。埋照汝应师阮籍,啖名吾亦笑黄琼。短车破帽长安道,憔悴人间吏隐并。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唐代。李益。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刻烛,篱菊暗寻芳。——李益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七。宋代。李之仪。一生着得几䩫屐,一饱消得几多粮。怕雨望晴心不歇,白头搔尽眼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