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驱车过楚潭,德山犹有德山庵。岧峣鹫岭衔天半,直截牛车见佛三。
般若无知传教外,菩提非树本宗南。前身金粟维摩是,丈室相看巳罢参。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三。明代。董其昌。忽忆驱车过楚潭,德山犹有德山庵。岧峣鹫岭衔天半,直截牛车见佛三。般若无知传教外,菩提非树本宗南。前身金粟维摩是,丈室相看巳罢参。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田家杂诗 其三。清代。戴鉴。北风吹寒林,田庐夜熏鼠。瓮牖镫火红,团栾聚儿妇。老翁调幼孙,蹲鸱半宵煮。人间无欢场,即此是乐土。东城有达官,簿书日劳苦。到老不归田,何异在网罟。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宋代。释行海。三度寄书浑不到,故人书到我方闻。路歧南北成如此,聚散情怀恰似君。千里倍看今夜月,两乡遥认隔江云。寒窗正自怜孤影,听得断鸿声念君。
鹤食。宋代。赵庚夫。鹤食从妻给,花窠课子锄。绝粮缘买砚,止酒为耽书。野服迎人懒,禅心涉世疏。丹炉添火候,健似十年初。
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 其三。宋代。周紫芝。虎头山下元无路,龙骨溪边尚有窗。风里荷花吹不倒,雨中鸂鶒自成双。
偈颂七十六首 其七十五。宋代。释子益。有一则语,久欲拈出。未动舌头,遍界狼藉。且作么生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