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曾对金樽伴芳草。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洞仙歌·带湖佳处。宋代。杨炎正。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曾对金樽伴芳草。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杨炎正。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唐代。韩偓。疾愈身轻觉数通,山无岚瘴海无风。阳精欲出阴精落,天地包含紫气中。
秋兰。清代。王殿森。闲庭习幽静,清香透书帷。起视盆中兰,娟娟开一枝。秋光倏已晚,尔开何独迟。风声撼林薄,霜痕沾鬓丝。孤芳孰延赏,知音安可期。我亦素心人,何时慰幽思。
偶思蜀道有赋。宋代。陆游。天回驿畔江如染,凤集城边柳似搓。万事已随流水去,一尊将奈夕阳何!是非无定言何益,穷达徐观得孰多?幸有漂蓑归故里,不妨高枕且酣歌。
七言重联句。唐代。颜真卿。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颜真卿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颜真卿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皇甫曾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皇甫曾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李崿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李崿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陆羽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陆羽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皎然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皎然
暮春陪周明府顾将军祠下看碑。元代。谢应芳。黄天荡上将军树,树下数家人姓顾。行人遥指若堂封,往事犹论麾扇渡。新祠画藻烟雾湿,古木垂萝鬼神护。长洲县令枉高盖,短褐巢翁曳双屦。海棠正落胭脂雪,山瓶为酹金盘露。柱头老鹤作人语,道旁驯雉随车驻。《吴趋》一曲歌未了,蜀魄数声春又暮。金戈铁马尚酣战,白羽清风复谁睹?看碑莫怪客如云,彼君子兮真可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