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江湖久,刊诗已百篇。梅花曾共笑,杨叶不难穿。
朴厚如翁好,推敲何处传。雀罗空自愧,为我谢琴仙。
程君履以薛宰书见访。宋代。林希逸。游历江湖久,刊诗已百篇。梅花曾共笑,杨叶不难穿。朴厚如翁好,推敲何处传。雀罗空自愧,为我谢琴仙。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林希逸。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牡丹。清代。尤秉元。洛阳花谱几番新,烂漫欣看谷雨辰。晚出遂超群品上,才开便足十分春。倚栏妆重愁无力,绕幕香浓欲醉人。千载沉香遗迹在,谁将绝调写风神?
偈三首 其三。宋代。释慧照。兜率都无伎俩,也敩诸方榜样。五日一度升堂,起动许多龙象。禅道佛法又无,到此将何供养。须知达磨西来,分付一条拄杖。
刘氏双阙。宋代。方信孺。双阙岧峣即是碑,天荒初破此娥眉。行人来往手加额,解说当年旌表时。
行乐昌乱山中。清代。简钧培。境僻斧声绝,天高入影微。乱峰青不断,孤树绿无依。踪迹惭蓬转,逍遥羡鸟飞。山腰有茅舍,补屋待云归。
新楼诗二十首。灵汜桥。唐代。李绅。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延平汤使君惠双溪楼记跋以小诗。宋代。刘克庄。吾评此记前无古,历历溪山在目中。潦后数椽谁朴斩,云间千尺忽青红。比滁亭笔尤高简,与洛桥碑角长雄。父老皆云侯苦节,咄嗟幻出化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