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
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
律僧。唐代。张籍。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诃林怀古同诸公作。清代。陈恭尹。粤山自北来,西城势宽衍。阛阓百万家,中有梵王殿。雄风固所存,古色不自炫。遥遥三千载,春光递流转。曾是虞翻宅,昔为赵佗甸。九州不一姓,兴废如邮传。如何一塔地,独使卢能擅。须发彼所捐,宝之若旒弁。至今菩提树,根基互相禅。中心半枯朽,万叶犹葱茜。佛法始东来,经纶多纠缠。宗风振自兹,宇内为一变。继以首楞严,羽翼相后先。奇文阐妙义,笔授留遗砚。乃知最上乘,枢纽存斯院。镇以铁浮图,千佛皆身现。干霄七层起,锢地重台奠。锡以罗汉画,神彩流唐绢。听法有睡猿,拥彗向人面。访古驻干旄,开轩极流眄。行厨具尊酒,老衲供茶宴。集木啭黄鹂,拂池度双燕。朱萼槛外明,青峰楼上见。遥钟发暮景,刻漏催壶箭。车马一分镳,将归有馀恋。
丁丑国难有感 其三。近现代。薛昂若。回忆离家几许时,故园景象繫吾思。人民失所无归日,黑白不分已乱棋。北望旧巢疑遇火,南飞老鸟乏栖枝。途中幸借村乡住,风雨满城恨莫知。
门外纳凉。宋代。陆游。玄云障落日,早得数刻凉。寒泉洒门前,浴罢倚胡床。蝉声晚愈壮,藕花凋更香。啸咏忽已久,野色来苍苍。新月淡无辉,大星森有芒。水鸟亦归宿,飞鸣掠横塘。人生各有时,何至终身忙!抚髀三太息,坠露湿衣裳。
罗浮歌二首 其二。明代。陈国英。锦绣峰随玉女峰,鸾箫仙佩响琮琮。相逢话指麻姑在,为饮琼苏酒一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