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璩(qú)(?-865年),字莹之,唐朝官员,唐懿宗年间曾短暂任宰相,为期两个月。高璩是北齐皇族后裔,先祖高士廉在唐太宗朝拜相,尽管高家并未因此而显贵,但高璩的伯父高少逸和父亲高元裕都成为朝廷名臣。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继位后,高璩任东川节度使,不久又被召回长安任兵部侍郎,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成为宰相。两个月后他就去世了,并得到追谥。但因为高璩生前和不良人士来往频繁,在太常博士曹邺坚持下,他得了一个“剌”的恶谥。...
高璩。高璩(qú)(?-865年),字莹之,唐朝官员,唐懿宗年间曾短暂任宰相,为期两个月。高璩是北齐皇族后裔,先祖高士廉在唐太宗朝拜相,尽管高家并未因此而显贵,但高璩的伯父高少逸和父亲高元裕都成为朝廷名臣。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继位后,高璩任东川节度使,不久又被召回长安任兵部侍郎,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成为宰相。两个月后他就去世了,并得到追谥。但因为高璩生前和不良人士来往频繁,在太常博士曹邺坚持下,他得了一个“剌”的恶谥。
寄临川亲旧十首意到辄书不复次序 其十。宋代。吕本中。爱贤如渴吴夫子,不染世间儿女尘。老病不逢终不悔,后生谁复记斯人。
同七兄及崧上人自坟庄还寺。宋代。张耒。和风快人意,岸帻晚襟凉。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际光。论诗得灵运,静语属支郎。不是耽闲散,从来懒性长。
陈伯育承事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二子皆攀桂,一生唯好吟。夜台如得句,泉路孰知音。饮态思颓玉,交情失断金。奠刍何以报,折尽老夫心。
谢寄端砚四首 其二。宋代。曾几。名声藉甚端溪砚,何况珍材琢下碞。兔颖麝煤俱惬当,使君裁鉴果超凡。
群玉山留题。宋代。谢奕修。天竺呼猿未当奇,化工锼剔亦应疲。漫山尽是玲珑玉,却笑名园以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