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空纳浩荡,日暮生泬寥。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
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
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 其二。宋代。陈与义。境空纳浩荡,日暮生泬寥。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题养浩轩。宋代。吴芾。丈夫穷饿亦陶陶,肯使胸襟挂一毫。千古功名输慷慨,百年荣辱付酕醄。斗间古剑光芒直,雪后青松意气高。安得泊船沽美酒,月明相对读离骚。
眉州道中望峨眉山。清代。董贻清。平生雅识看山趣,十丈红尘苦缚住。峨眉山下宦经年,未到峨眉最高处。朅来仍走眉州道,山容如旧人容老。山神怜我梦魂劳,特开一角浮云晓。初如旭日悬层光,金轮五色阳乌翔。继疑蜃气现楼阁,玉女面面开晴窗。我欲从之朝帝阙,天门轶荡群仙揖。左驾青虬石凤皇,半途横被罡风折。纱縠溪流纱觳纹,苏家故宅今犹存。独惜坡公富笠屐,黄州雨雪登州云。判杭知颍琼儋谪,海外犹留鸿爪迹。咫尺家山竟未登,千古峨眉笑岑寂。乃知山水平生缘,一游一览非偶然。公如魂魄犹恋此,与公芒鞋竹杖跻其巅。
齐云观。宋代。马之纯。高高真是与云齐,直到青霄不用梯。三阁连延须在下,层城突兀亦居低。俯看落雨自天半,平视流星从屋西。好是嫔嫱游翠辇,却如仙子驾青霓。
感寓 其六十八。明代。朱诚泳。茫茫大化间,生育无停息。鳞介与毛虫,而各成形色。蠢蠢万不齐,至巧谁能识。营营若有知,绳绳日滋殖。馋夫亦何心,网罗兼弹弋。五鼎恣煎烹,万钱供口食。焉知爱物仁,忍杀无穷极。君子远庖厨,暴殄良可惜。
晓过八坼。明代。王叔承。残星点点照船明,敲石寒炉曙火生。推枕坐看江市过,梦中听得卖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