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薛公正齐当路时,三千豪士相追随。
邑封万户无自入,椎牛酾酒不为赀。
门下纷纷如市人,鸡鸣狗盗亦同尘。
一朝失势宾客落,唯有冯驭西入秦。
孟尝君歌。宋代。司马光。君不见薛公正齐当路时,三千豪士相追随。邑封万户无自入,椎牛酾酒不为赀。门下纷纷如市人,鸡鸣狗盗亦同尘。一朝失势宾客落,唯有冯驭西入秦。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血迹碑二首 其二。清代。徐搢珊。忆自燕师到此来,全诛十族令人哀。当年血迹今犹在,此石诚为有幸哉。
京师哭任遵圣。宋代。苏轼。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岂惟催老大,渐复成凋丧。每闻耆旧亡,涕泫声辄放。老任况奇逸,先子推辈行。文章小得誉,诗语尤清壮。吏能复所长,谈笑万夫上。自喜作剧县,偏工破豪党。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竟使落穷山,青衫就黄壤。宦游久不乐,江海永相望。退耕本就君,时节相劳饷。此怀今不遂,归见累累葬。望哭国西门,落日衔千嶂。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他年如入洛,生死一相访。惟有王浚冲,心知中散状。
宿江店。唐代。张籍。野店临西浦,门前有橘花。停灯待贾客,卖酒与渔家。夜静江水白,路回山月斜。闲寻泊船处,潮落见平沙。
送朱子昭赴都。元代。高明。西陵潮落船初发,念子辞家去觅官。直欲持书上光范,不妨卖药过邯郸。黄河雪消水乱走,紫禁花浓春尚寒。如此江山足行乐,莫将尘土污儒冠。
拟岘亭诗。宋代。马之纯。吾县西岘峰,亭以拟岘名。尝见父老说,寺中有碑铭。昔晋殷仲文,作郡有政声。去而人思之,屐齿有余荣。作闻诸老说,此事不可凭。臣子从弑逆,罪合五鼎烹。桓玄在荆州,世为晋公卿。一朝睨汉鼎,举兵向金陵。是时殷仲文,实守新安城。弃郡以从玄,惟欲事逆成。策命九锡文,未到先经营。桓楚既窃位,寝所地忽崩。仲文于此时,巧言如簧笙。其后玄事败,奔走向南荆。仲文忧不免,奉二后还亦。叛晋复叛玄,鼠雀同偷生。寄奴后代晋,又欲居朝廷。出为东阳郡,怏怏无好情。尝览镜自照,不见头颅形。岂非从逆者,未诛先受刑。无忌牧荆州,仲文尝趋迎。便道不过府,无忌殊不平。言于宋武帝,此辈谋举兵。宋武尽族诛,流血几成坑。襄阳羊叔子,当世之豪英。不当拟其名,流传污吴宁。疑别一牧守,偶与同名称。此名若果然,山鬼怒非轻。缅想唐戴令,政声极铿鍧。曾有长源碑,在夫子庙庭。曷易曰戴岘,庶以慰编氓。称之名义当,兼可怡山灵。尝读晋宋书,抵掌气填膺。安得仍拟岘,千载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