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
古道白头无处用,今时青眼几人知。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和尧夫首尾吟。宋代。司马光。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古道白头无处用,今时青眼几人知。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登古钵岭谒慈感祠下。宋代。徐安国。郡岭中推古钵尊,山川罗列掌中存。亭台突兀圣婆庙,邱垤逶迤山子村。
晚兴。宋代。方岳。山淡长疑雨,看山自捻髭。暝云延晚迳,秋蔓亚疏篱。院静凉於水,人閒瘦似诗。移床眠对竹,莫与俗人知。
似表弟始归寇退之后置酒会亲族坐客即席诗次。宋代。李弥逊。蓬转生涯四十年,归来华发旧山川,惊魂仅免走三穴,情话喜同倾四筵。醉客毛吞怜海窄,诗翁刀奏失牛全。锦城不似还家乐,姑置行藏莫问天。
秋早登住阁。宋代。沈辽。病夫倦拘郁,遐赏寄重阁。大火欲西流,高林已摇落。海旁土气浅,风雨易回薄。数日多狂飙,馀暑亦潜却。千山在天际,清气遥可托。平生乐烟霞,幽步谁与约。缅怀机云辈,襟灵信夷廓。草草蹈危机,千载尚可啄。吾知非世用,白首甘寂寞。摄令亦偶然,何能求民瘼。勾钉尽诛敛,下笔良多怍。不如陈太丘,行归老丘壑。
瘦句黄花,清辞风絮,仙骨珊朗瀛蓬。想是坤舆灵毓,通理黄中。
高凉门楣双节虎,顾张闺阁一声鸿。皋比座,续史大家,绕墙桃李花红。
昼锦堂 六禾出赠冼玉清女教授词相示,适求其作双树居图未成,和以促之。清代。杨玉衔。瘦句黄花,清辞风絮,仙骨珊朗瀛蓬。想是坤舆灵毓,通理黄中。高凉门楣双节虎,顾张闺阁一声鸿。皋比座,续史大家,绕墙桃李花红。鸣凤。蛮海曲,枳棘寄,差池远避狼烽。见说依刘垒燕,为叶图龙。丹青双管春生角,珠玑百琲谱调宫。相如壁,突屹生堂枫树,待种邮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