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有村落,未始识纷华。去县只数里,居民踰百家。
山腰荒径转,谷口翠微遮。老木纷无际,重峦浩莫涯。
力穷才到顶,势尽复成洼。不定云烟色,难名药草芽。
泥钧罗比屋,涧石载连车。宛有淳风在,谁云太古遐。
梁随木性曲,檐逐地形斜。榛路牛呼犊,丛祠雀噪蛇。
倚崖松偃盖,落石浪翻花。安用游青峤,何须蹑紫霞。
好将诗笔写,还入帝城誇。已买渔樵舍,毋令后约差。
和景仁叠石溪。宋代。司马光。溪边有村落,未始识纷华。去县只数里,居民踰百家。山腰荒径转,谷口翠微遮。老木纷无际,重峦浩莫涯。力穷才到顶,势尽复成洼。不定云烟色,难名药草芽。泥钧罗比屋,涧石载连车。宛有淳风在,谁云太古遐。梁随木性曲,檐逐地形斜。榛路牛呼犊,丛祠雀噪蛇。倚崖松偃盖,落石浪翻花。安用游青峤,何须蹑紫霞。好将诗笔写,还入帝城誇。已买渔樵舍,毋令后约差。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上海遇彭芾亭病还江西。清代。范当世。去年我病江城下,君行作官具裘马。今年我游东海滨,君病还家百事舍。君官我游都可怜,病榻攀望如飞仙。去年今日恰周岁,尔我相代心熬煎。昔君至浦濒我去,今我去沪濒君至。我行两度皆迟迟,遇君宁得非天意。不然朋旧各四方,何必甘苦都与尝。所以为君一挥涕,仍当欢喜临壶觞。君不能饮我心恻,安得与君分气力。江湖盘曲山峻高,远哉遥遥不得息。握君强别无他词,养心为上身次之。人生钜细信有命,从今歧路先无悲。
破阵子。清代。吴灏。燕子南飞早去,柳枝残叶星星。清露凉台空寂寂,淡淡幽花照眼明。小楼秋梦轻。素月光胜春月,秋华也有春情。可恼可怜难自解,长是心儿思未平。撩人秋思生。
喜雨呈三衢苏大使君 其一。宋代。韩淲。震雷飞电起云霓,想见铃斋闵雨时。十里颂声传道路,万家和气舞童儿。眷隆芝检闻归诏,恩浃棠阴有去思。行客为公停桂棹,坐看丰稔喜成诗。
御苑采茶歌十首 其三。宋代。熊蕃。共抽灵草报天恩,贡令分明使指尊。逻卒日循云堑绕,山灵亦守御园门。
同高望公芥庵坐月时须识上人自雷峰至。明代。张家珍。得气偏在野,先秋促织鸣。云行新雨歇,月好大江明。偶尔逢僧话,于焉感我生。凉风透枕簟,此夜梦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