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邑来时路,宣城最近邻。
楼台百年旧,花竹一番新。
登览春深日,凝思病后身。
何时对樽酒,重为洗埃尘。
次韵侯宣城题叠嶂楼。宋代。苏辙。小邑来时路,宣城最近邻。楼台百年旧,花竹一番新。登览春深日,凝思病后身。何时对樽酒,重为洗埃尘。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与诸生授康节诗道傍石。明代。吴与弼。好诗歌罢乐忘忧,不管浮生岁月遒。忽意莫春曾此坐,独吟时喜鸟相求。
送别台峰。明代。边贡。皎皎中庭月,照此离客颜。月沈会有升,客去何当还。采采园中瓜,袅袅不可攀。草木本无知,枝蔓相钩环。如何宦游子,岐路长间关。散如蓬逐风,聚如云在山。聚散本莫期,毋嗟涕潺潺。
送王太史子难赴南少司成三首 其三。明代。尹台。騕袅垂新羁,蟾蜍拭旧砚。我力疲盐车,君子富衮线。同籍金闺省,相将媚柔翰。每诵代言作,令我私惭汗。明当践皋比,经笥抱残卷。河饮渴知满,战胜癯岂愞。愤悱得所开,譬物滋雨涣。縆尔朱瑟音,遗彼听者叹。
忆江南 题疏灯残梦图为痴云作二首 其一。近现代。陈方恪。灯晕冷,残梦忒零星。秋水绿蓑江上笛,杏花春雨驿边亭。重话不堪听。
浣溪沙 试茶。元代。洪希文。独坐书斋日正中。平生三昧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势挟怒涛翻急雪,韵胜甘露透香风。晚凉月色照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