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
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送少微上人入蜀。唐代。李端。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赠避寇二首 其二。明代。区怀瑞。誓报恩私国士风,绝缨元在楚王宫。溃围但负季芊出,日暮双鞬渊市中。
王子立与迟等游陈家园桥败几不成行晚自酒务。宋代。苏辙。桃李城东近不遥,偶闻花发喜相邀。断桥似欲妨佳思,好雨犹能借此朝。随分开樽依绿草,偶然信马及余瓢。重来莫道无闲暇,紫燕黄鹂日渐娇。
题王学士所藏王孟端老桧苍崖图。明代。曾棨。王郎工画妙入神,平生强项世所嗔。有时兴至自盘礴,睥睨已喜旁无人。忽然放笔作古桧,白日烟云倏暝晦。淋漓尽带雷雨垂,惨淡长疑鬼神会。古藤缠络枝相缪,屈铁磥砢腾蛟虬。左拏右攫飞不去,崖石欲裂山精愁。王郎一生何不遇,五十得官嗟已暮。胸中时吐气峥嵘,半落苍厓化为树。知君爱此长萧森,藏之愿比双南金。秋来恐有乘槎客,泛入天河无处寻。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明月湾。唐代。陆龟蒙。昔闻明月观,只伤荒野基。今逢明月湾,不值三五时。择此二明月,洞庭看最奇。连山忽中断,远树分毫厘。周回二十里,一片澄风漪。见说秋半夜,净无云物欺。兼之星斗藏,独有神仙期。初闻锵镣跳,积渐调参差。空中卓羽卫,波上停龙螭。踪舞玉烟节,高歌碧霜词。清光悄不动,万象寒咿咿。此会非俗致,无由得旁窥。但当乘扁舟,酒翁仍相随。或彻三弄笛,或成数联诗。自然莹心骨,何用神仙为。
在伯教授为考试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诗送之。宋代。赵蕃。已孤万古中秋月,为约黄花九日杯。但得交情常旧雨,不辞尊酒理新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