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
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
野亭三韵送钱员外。唐代。李端。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疏影 题拜梅园和谢椒石同年集中作。清代。叶绍本。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雪后园林,篱落一枝,才见孤高标格。平生倾倒人馀几,恰乍对、琼仙接席。便殷勤、作礼何妨,况是广平铁石。脉脉瓣香熏处,算寒泉秋菊,宜荐冰魄。国士无双,管领东风,合受词人参谒。身比菖蒲甘俯首,料清影、霜筠同洁。莫漫疑、庚子陈经,好记诗题人日。
乌夜啼。近现代。丁宁。西风镇日萧萧,暗魂销。惆怅春前,多事种芭蕉。抛不去,轻如絮,是无聊。坐看纷纷黄叶下林梢。
念奴娇 夜来香。近现代。邓潜。昼长香敛,是宵情化出一丛仙艳。绝代芳姿来海国,钗朵轻穿珠串。檀晕匀螺,麴尘霏麝,人倚妆楼晚。唾红无泪,薛家名字偷唤。销夏几度凭阑,扇罗衫苧,消受清风惯。暗逗秋心凉月上,夜合应呼同伴。浓蘸蛮薰,酣迷蝶影,枕压娇云扁。晓开鸾镜,素馨还掐新箭。
题赚兰亭图。宋代。刘克庄。山阴茧纸见者希,辨才传之于永师。行年八十手不释,栖之梁上鬼莫窥。虬须天子欲得之,威以祸福僧诡辞。智勇至此无所施,相国房公乃设奇。东台御史奉诏驰,易服变姓谒老缁。止客置醴因联诗,评书订画犹埙篪。稍稍益狎不见疑,卷而怀之若拾遗。须臾□都得台移,都督传诏来龙墀。僧绝复苏成白痴,始悟学究即绣衣。文皇如尧房如夔,磊磊落落两曜垂。谲取一帖安肯为,帖归天上神护持。搨本之价犹不赀,他日昭陵以自随。温韬掘者果是非,世人空宝定武碑。
怀家兄客五狼。清代。黄之裳。飒飒秋风凉,飘飘吹我衣。所思在海隅,惆怅别经时。千里远为客,地僻音信稀。忆尔羁旅单,又恐所愿违。仰视河汉改,君今归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