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留别柳中庸。唐代。李端。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行路难五首。宋代。杨万里。造化小儿不耐闲,阿兄阿姊一似颠。两手双弄赤白丸,来来去去绕青天。赤丸才向西山没,白丸又向东山出。只销三万六千回,雪色少年成皱铁。铁色头须却成雪双丸,绕从地下复上天,少年一入地下更不还。日日喜欢能几许,况有烦恼无喜欢。莫言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刘伶在时一醉曾三年。明珠一百斛,更添百斛也只心不足。侯印十九枚,更添一倍也只眉不开。先生笑渠不行乐,莫教人笑先生错。
南归。宋代。彭汝砺。匆匆灯火着征衫,客劝宾酬酒既酣。老马经时俱首北,大鹏今日会图南。拟寻乐事羞华发,欲问生涯指旧庵。贪惜上恩归未得,素餐自愧百无堪。
黄云黯澹低神州,风雪晚来殊未休。春色连天变老树,寒光夺月明高楼。
初成谢赋此时兴,还听郢歌中夜留。二妙不来更秉烛,笛声凄断梅花愁。
雪夜集吴进士明可宅候李给事元树吴进士子修不至得楼字。明代。谢榛。黄云黯澹低神州,风雪晚来殊未休。春色连天变老树,寒光夺月明高楼。初成谢赋此时兴,还听郢歌中夜留。二妙不来更秉烛,笛声凄断梅花愁。
莫宪使补官楚臬继参梁岳奉赠。明代。皇甫汸。闻道除书下紫宸,沧江猿鹤恋征轮。共怜潘令閒居久,可讶山公荐启频。湘浦兰芳违赠远,河阳花色待行春。汉廷典礼须君草,讵作梁园授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