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
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唐代。李端。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谒李忠简公祠。明代。张鸣韶。高台晴倚玉芙蓉,灏气遥连海上峰。名第先朝留翰墨,芳传昭代见仪容。重溟日丽文长在,断壁云深藓自封。千载衣冠还此地,满天波影吼鱼龙。
再赋十绝 其三。宋代。葛胜仲。子亭聊欲寄幽潜,旋斸茅茨覆短檐。北牖未妨施枕簟,炎天坦腹卧飞廉。
雪中用黄太史韵。宋代。冯时行。密雪谁人巧拟盐,初飞仍带雨廉纤。夜吹玉笛满浮酒,晓看遥山高卷帘。方积银杯翻过马,欲销冰箸插疏檐。不堪时傍潘安鬓,华发朝来觉骤添。
昂昂千里驹。宋代。李昭玘。昂昂千里驹,逸气吞九区。东驰越夕兔,西走穷朝乌。关山一息过,踯躅疑有无。快哉穆天子,远驾周四隅。嘶声想云海,弄影有天衢。昆丘距赤水,度足才须臾。眷言刍粟恩,岂敢论形躯。雄心忽摧顿,倦步成踌躇。日暮路途远,天寒毛鬣疏。此时垂耳心,可复轻疲驽。
秋日安国伯友诸子过饮古松树下是夕忽大风雨。明代。伍瑞隆。十约九不至,秋风君自来。真成人外赏,堪作夜深回。池影摇空翠,松阴送晚雷。坐看云雨合,萧瑟到衔杯。
送马静山寄林晓山兄弟。宋代。林千之。古井谁复汲,古调谁复裁。玄鹤引清吭,万壑松风哀。彼美三株树,沆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