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惠连第,初命便光辉。已得群公祖,终妨太傅讥。
路长人反顾,草断燕回飞。本是江南客,还同衣锦归。
送义兴元少府。唐代。李端。逢君惠连第,初命便光辉。已得群公祖,终妨太傅讥。路长人反顾,草断燕回飞。本是江南客,还同衣锦归。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喜仙裳先生过访。清代。行定。柴门常自掩,有客叩方开。因得支公语,遥知叔度来。风高披竟日,情洽竟忘杯。独愧东林远,相携去复回。
别仲子让归乡省母。明代。杨荣。常闻七十古所稀,我今行年当此时。镜中朱颜已非昔,鬓边玄发半成丝。汝来官舍兹十载,定省晨昏恒不改。趍朝上马每亲扶,退直还家立相待。承颜养志希前修,要使吾心百不忧。抚摩弟妹恩爱厚,应对宾朋情谊周。家庭综理恊规矩,僮仆欢欣无间语。眼中尘俗不相关,干蛊承家应赖汝。今晨拜别还故乡,秪为慈亲在北堂。劬劳鞠育思报德,岂惮关河归路长。到家正是小春节,綵服登堂慰离别。乡园桑梓须敬恭,先陇松楸宜拜谒。兄弟惟敦手足情,闺门礼法在持循。睦宗恤众恒留念,敬老尊贤勿厌频。我家种德自先世,忠厚相传贵相继。还将经史细研精,莫遣箕裘业荒废。汝行日远思日深,去后平安多寄音。殷勤侍母有馀暇,重到京华慰我心。
溯江至武昌。唐代。孟浩然。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丞相魏大观文挽辞。宋代。史浩。姚江得尉是公先,凤沼居惭我在前。退处对栽三径柳,追欢时共五湖船。尚嗟邻好无多日,何遽归程隔九泉。苒苒衰迟易伤感,送违陡觉泪潸然。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九。明代。薛瑄。绕屋葵花锦作围,画墙墙外柳依依。日长庭院游丝静,乳燕穿帘自在飞。
夜投南寺会梵印松涛二师弟。明代。雪溪映。竟投南寺宿,知子寄松寮。几恨隔良晤,孤愁破此宵。秋钟清历历,夜竹冷萧萧。话到灯花老,邻鸡报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