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唐代。李端。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送庶吉士钟美宣乃叔还番禺。明代。黄仲昭。远谒銮坡署,殷勤访阿咸。羊城劳客梦,潞水问归帆。荔子红垂屋,榕阴翠绕岩。品题应有句,珍重示来缄。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宋代。陆游。世上元无第一篿,此身只合卧沧洲。橹摇渔浦苍茫月,帆带松江浩荡秋。有酒人家皆可醉,无僧山寺亦闲游。老来阅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寄赠河中表兄李渎。宋代。魏野。早年声誉压群公,耻与浮华鬭竞同。似我枉教縻好爵,如君方信是冥鸿。轩车少见权门下,图籍多于秘阁中。岂独圣朝无贺监,退藏自怯达尧聪。
送曾式古归建昌。宋代。王之道。两年说归明日归,江头草软芬芬菲。风调江净船行驶,好看芳草怀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