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刘方平。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题正等院竹轩。宋代。左纬。山色重重锁碧萝,更栽修竹在山阿。老僧不识春头面,但见阶前新笋多。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唐代。齐己。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六十自遣六首 其一。清代。周在镐。虚度光阴六十春,无端暮景倏催人。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寻故人。元代。黄清老。适兴一寻君,君家在白云。幽花秋后见,落叶夜深闻。随意坐苔石,呼童煮涧芹。不须谈世事,诗思正纷纷。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 其一。宋代。祖无择。吏隐宜春郡,年丰狱讼稀。馀粮委南亩,茂草满圜扉。天意怜艰食,民心耻画衣。万家行乐处,车马有光辉。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唐代。刘长卿。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