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唐代。高骈。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高骈。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巢湖阻风二首 其一。宋代。刘攽。重云迷日月,异县失西东。苦畏连天水,何须竟夕风。微明分白鸟,摇落望青枫。久客嗟留滞,吾生事事同。
台城路 四月廿四城东泛舟。清代。顾太清。清溪一带城东路,新蜩乍鸣高柳。五里蒹葭,数声啼鸟,正是薰风时候。将船载酒。感卅载重来,光阴回首。蟹罟鱼罾,小楼临水尚依旧。天光水影荡漾,看翩翩巧燕,波面飞逗。绿树成阴,红栏倒影,野色暗侵襟袖。维舟渡口。听萧寺钟声,梵宫轻扣。留客殷勤,再来秋雨后。
杂曲歌辞 其五 杨柳枝。唐代。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青,句引清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因见佛印自称二浙云游老比丘遂成绝句。宋代。刘季孙。二浙云游老比丘,苏州一宿过湖州。钱塘江上乘杯去,雁荡天台更自由。
金山寺。宋代。俞德邻。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