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褐守山东,山东古於越。
州城冒陉岘,岚气屡兴没。
剖竹曰有行,思君不能发。
指途期阑暑,下车已凉月。
汲黯薄淮阳,子牟恋魏阙。
岂伊念川途,固亦悲朝列。
日月倘垂照,犹堪慰寂篾。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元代。戴良。被褐守山东,山东古於越。州城冒陉岘,岚气屡兴没。剖竹曰有行,思君不能发。指途期阑暑,下车已凉月。汲黯薄淮阳,子牟恋魏阙。岂伊念川途,固亦悲朝列。日月倘垂照,犹堪慰寂篾。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唐代。包何。取妻生子复生男,独有君家众所谈。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谁道众贤能继体,须知个个出于蓝。
题画杂诗 其二。清代。梅清。秋空漠漠晓岚清,落木萧萧野水平。愁向疏林停短棹,天边鸿雁最关情。
楚江渔父图。明代。邵宝。有臞一夫立荒浦,人云三闾问渔父。楚江风景是邪非,而况原心越千古。原心上有先王知,天地可质中无疑。夫岂不解渔父意,扬波歠醨焉用之。物无滞碍能推移,是圣者事吾何知。苍苍故吾山,湛湛故吾水。宗国如何吾病矣,九死侵寻无一是。苍梧帝远天阍幽,上下四方徒远游。云骖风驾倏万里,归来江上令人愁。长揖向渔父,渔父难与谋,誓将鱼腹为狐邱。君不见沧浪歌,渔父去,烟雾茫茫不知处。
萧祠丛柏迥成秋,麈尾谈天竟日留。一代文章谁正始,百年樽俎见名流。
君停杜曲花间骑,我学山阴雪后舟。不是子猷能尽兴,帝城风雨使人愁。
戴伯常锦衣携酒萧祠贻诗见赠未能报访聊抒此答。明代。王世贞。萧祠丛柏迥成秋,麈尾谈天竟日留。一代文章谁正始,百年樽俎见名流。君停杜曲花间骑,我学山阴雪后舟。不是子猷能尽兴,帝城风雨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