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倦游览,山南纵攀援。
苔滑岂可步,萝弱犹足扪。
力竭转修蹊,险尽得平原。
排峰作郛郭,列岫代墉垣。
披拂趋兰社,靡迤入松门。
奇石既罗径,初篁亦当轩。
鹿耕事固远,仙化迹还存。
野田遗旧场,孤冢秘精魂。
感往情已剧,怀来念弥敦。
学道值时阻,摄生逢景奔。
何能弃缘业,即此穷朝昏。
登鹿田。元代。戴良。山北倦游览,山南纵攀援。苔滑岂可步,萝弱犹足扪。力竭转修蹊,险尽得平原。排峰作郛郭,列岫代墉垣。披拂趋兰社,靡迤入松门。奇石既罗径,初篁亦当轩。鹿耕事固远,仙化迹还存。野田遗旧场,孤冢秘精魂。感往情已剧,怀来念弥敦。学道值时阻,摄生逢景奔。何能弃缘业,即此穷朝昏。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古风五首 其三。唐代。陈政。美人昔未见,彼此天一方。姿容莹冰玉,德音流辉光。忽朝裁素书,青鸾远传将。苍黄拆题封,罗列云锦章。相思意无极,约誓言何长。感慨复感慨,驾言命飞黄。自从邂逅间,一笑倾衷肠。相期瑶台端,杂坐飞琼觞。笙簧散好音,喤喤协宫商。光风于时至,物意同春阳。胶漆既云固,欢乐奚可量。言念君子心,此情永难忘。
次韵缪教授 其二。宋代。韩淲。若无交友可忘年,馈岁何由得酒泉。不是骚人太多事,定无家酿与吟篇。
燕京歌 其四。明代。徐渭。萧后梳妆别起楼,太湖石在水空流。而今楼瓦飘零尽,只乞中官看石头。
题王筠庵水村山居二首 其一。明代。陶宗仪。垂杨旧种成篱落,小径初开近石矼。夜雨渔舟添个个,晴沙鸥鸟下双双。梦魂不到鸣珂里,卜筑何须濯锦江。沽酒鲙鱼从野老,高僧招隐压新腔。
闻伯茀寿富仲茀富寿兄弟死耗。清代。陈宝琛。朝衣就市痛冰清,赴死还看好弟兄。有子多应思我友,此才难得出宗英。倚楹一泪几成罪,临穴同歼岂为名?长忆城南相送日,尔时厝火故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