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岁欲暮,骎骎春已迫。
出门尚谁思,悲歌迟来客。
客昔与我期,近在旦与夕。
如何事多迕,月满且复魄。
悲风一夜起,落叶满长陌。
女萝虽有托,近亦辞松柏。
万物会归尽,人岂无终极。
而我与夫子,况皆年半百。
前途讵难知,玄发早已白。
若不数相过,蹉跎深足惜。
岁暮迟宋潜溪。元代。戴良。忽忽岁欲暮,骎骎春已迫。出门尚谁思,悲歌迟来客。客昔与我期,近在旦与夕。如何事多迕,月满且复魄。悲风一夜起,落叶满长陌。女萝虽有托,近亦辞松柏。万物会归尽,人岂无终极。而我与夫子,况皆年半百。前途讵难知,玄发早已白。若不数相过,蹉跎深足惜。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断臂化士求语。宋代。释居简。勇猛身心断一支,腕头无数火星飞。毗卢处处开楼阁,徒效齐腰立雪时。
闻鸦喧忆亲述怀。清代。杨淑贞。一乌树头集,群乌共喧呼。老者似爱怜,雏者如持扶。老雏同依依,孝哉至性俱。物情尚如此,嗟我何其殊。忆我将字日,亲悲泪欲枯。一旦远分离,千里阻程途。荒城鱼雁杳,生我却如无。恨我不为男,背亲来事姑。十五年瞬耳,亲容今何如。亲容日益衰,亲年日加诸。亲容与亲年,追思忽嗟吁。感此物争鸣,诚哉不如乌。三复《蓼莪》诗,叹息欲废书。
朝来。清代。金至元。朝来几点雨催花,饯取微香入谢家。未到荼蘼春尚在,却闻杜宇意先嗟。闲临禊贴红丝砚,暂试名瓷绿雪芽。天气渐长人渐困,琐窗梦转树阴斜。
集饮黄俞邰竹斋次徐州来韵 其二。清代。吕留良。吾巢寒獭似,君架蠹鱼然。此外无多地,其中别有天。两瓻千卷破,四座一人眠。明月将军报,门前促和篇。
柬高泉。明代。杨慎。乡国怀归近有期,灯花先报主人知。晓看飞雁传书札,夜梦惊鸿劈荔枝。金伏朱炎残暑退,琼枝碧月早秋宜。玉关生入真奇事,投笔斑超又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