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虚名误,偷生亦偶然。兵戈十年久,妻子几家全。
往事溪云外,馀龄逝水前。艰难有如此,何日赋归田。
岁暮感怀四首 其三。元代。戴良。已被虚名误,偷生亦偶然。兵戈十年久,妻子几家全。往事溪云外,馀龄逝水前。艰难有如此,何日赋归田。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寄答王子新。明代。王廷陈。河上逢君英妙年,吾家逸少早知贤。别来落落贪毫素,客过时时问草玄。岐路飘零交有自,殊方迟暮见无缘。开缄忽忆艰难日,一度长吟一惘然。
用前韵答林史君。宋代。朱熹。十年剧倾驰,此日际风度。胡然龚黄最,未接夔龙步。诗成肯遽休,客醉那得去。却恐驿书来,湖山适成趣。
送傅彬老检讨赴宜兴簿。宋代。华镇。不是双翎羽未齐,天门欲到失云梯。眼前且看神仙府,身外休论枳棘栖。百草让茶先有味,一瓶挹水近通携。扁舟邂逅须乘兴,细看东风罨画溪。
叔白游劳山,九水寄示图记,报以诗,兼寄同游杨子西溟、杨九水人。清代。李宪噩。嗜好由来合,平生几首诗。春山偶独往,胜迹必同知。寺远欲回暮,水多因转奇。他时剡溪棹,此路不须疑。
夜坐偶成。宋代。胡仲参。一字吟难稳,沉沉夜向阑。灯明妨短梦,衣薄犯新寒。千里家山远,三年客路难。明朝有佳便,尺纸报平安。
蜀郡范公景仁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范纯仁。新阡近箕颍,故国远岷峨。禁从同侪少,门风吉士多。笑言如昨梦,身世逐颓波。唯有高名在,千年不可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