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
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鴃声。
久雨二首。宋代。李弥逊。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鴃声。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题李坦之诗卷。元代。黄溍。神仙中人世莫识,政以文章为戏剧。李生也复可怜人,手种蟠桃待春色。山空岁寒谁念汝,青枫堕影霜露白。远游赋成一朝去,翠盖云旗暮何适。蓬莱烟雾秋冥冥,邓君白鹿无消息。袖中骊珠三百颗,夜深勿近蛟龙宅。金华之山青矗天,山人看山忘岁年。黄精芝草幸可食,安得与子巢其间。石床醉听松风眠,无为长歌怨如哭,使汝恻怆凋朱颜。
二妃庙。宋代。李邦彦。苍梧杳霭迷遐躅,晚云愁入修眉绿。薰风不动五弦空,清血斑斑在山竹。
定风波。宋代。陈允平。慵拂妆台懒画眉。此情惟有落花知。流水悠悠春脉脉,闲倚绣屏,犹自立多时。有约莫教莺解语,多愁却妒燕于飞。一笑蔷薇孤旧约,载酒寻欢,因甚懒支持。
昌化道中。元代。方回。县街长五里,当路卧耕牛。民户时常闭,官征琐屑收。永无灯火市,况有管弦楼。崖石偏欺马,湍溪不受舟。荤羶何可致,蔬茹尚滩求。客籴珠同价,村沽水杂篘。采樵多遇虎,护果最防猴。烟火销荒店,茅茨溃废邮。兵戈虽幸免,赋役更深忧。不是山堪赏,行人步步愁。
夏日慈竹轩待雨。清代。张熷。故人为我开三径,一日经过定几回。晚雨欲催斜照敛,好风时送片云来。阶前净绿连芳树,竹外微凉沁酒杯。晴罢不须愁溽暑,冷吟闲醉且徘徊。
代范忠宣挽中散某公三首 其二。宋代。毕仲游。宿昔函关路,游人作上官。鸡鸣轩盖入,马到吏民安。苦节摧头白,清名过齿寒。生平弹与挂,只是一朝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