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
櫂歌来月浦,帆影上风桅。
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
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
发桐庐。宋代。李弥逊。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櫂歌来月浦,帆影上风桅。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万治斋再见示叠韵酬之。明代。湛若水。萍踪不易笑相同,莫废诗筒负酒筒。丽景况逢正月半,胜游已在暮年中。绝尘拟逸三年驾,插翅犹堪九万风。寄语洛阳好年少,昔时童子化为翁。
无题。元代。萨都剌。为客三年海上洲,故乡何处瘴云稠。数千里外蛮人域,十八滩头过客舟。时有山禽呼姓字,或从海鸟作朋俦。故人珂佩周旋处,紫殿风清十二楼。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唐代。李白。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永安戴公纯秀才。宋代。郭祥正。鬖鬖鬓发一衰翁,又泊仓头阻逆风。推去未应如谢令,重来终是愧司农。熙宁父老知谁在,元祐田园喜再丰。置酒高台要我醉,却寻陈迹喜君同。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三。明代。区大相。夏镇距徐方,徐关接凤阳。玄夷书未授,苍水使相望。根本元称重,咽喉亦虑伤。三年道傍议,何日筑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