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宦意静如山,五十朱衣鬓未斑。
富庶讴歌归别驾,太平谈笑服诸蛮。
熊罴一兆高门后,鸿雁连飞绝塞间。
莫学冯唐终蹭蹬,功名犹好出秦关。
寄秦粹吕四丈职方渊。宋代。强至。丈人宦意静如山,五十朱衣鬓未斑。富庶讴歌归别驾,太平谈笑服诸蛮。熊罴一兆高门后,鸿雁连飞绝塞间。莫学冯唐终蹭蹬,功名犹好出秦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戊寅除夜拂水山庄和牧斋韵二首。明代。程嘉燧。聚首何嗟两鬓蓬,开怀且付百壶中。辞寒未要封条雪,占稔先宜夹囤风。守岁银花飞水白,朝玄笼烛殷山红。去年今夕残缸里,百炼相思寄浙东。
接待赠相送诸公。宋代。曹勋。晓随幽径踏行云,拄颊南山眼界新。马上客尘良自笑,山中梅意欲惊春。清愁有底能随酒,世道何方可问津。赖有诸公同一笑,得舒软语话情亲。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 其三。明代。袁宏道。一恸出云堂,秋高雁影凉。容颜渐朽谢,恩爱日销亡。竹老湘君庙,花深油水阳。解君旧箧笥,拟买白莲庄。
赵李倪三居士建凌霄会求赠。元代。行端。双径在吴浙,实为山之雄。天目如屏拥其北,钱塘似练纡其东。重峦叠巘不知几千万,但见五峰秀色崷崒摩青空。下有跋陀神龙窟,上有睹史夜摩宫。晴云暖霭生岩松,朝开暮合无终穷。祖师据此鞭麟凤,森罗万象明真宗。纳须弥兮于芥子,卷法界兮于针锋。本源自性有常分,宁须妙用求神通。俨如鹿园与鹫岭,紫金光聚人天中。说法至今犹未散,天华似雨飘空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