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云衢火树空,照人唯有月华同。
却思广陌追游处,都似南柯梦寐中。
未分园林辜乐事,况栽桃杏有春工。
可怜此景何时再,直待明年岁起东。
依韵和镇叔送元宵之什。宋代。强至。一夜云衢火树空,照人唯有月华同。却思广陌追游处,都似南柯梦寐中。未分园林辜乐事,况栽桃杏有春工。可怜此景何时再,直待明年岁起东。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文昌阁诗寄张西宁娄涿。清代。陈恭尹。三年相望眼犹青,千里音书问驿亭。已尽南人归化雨,更开新阁礼文星。地无高下春皆种,家有弦歌夜不扃。想见使君闲更甚,清溪时倚画阑听。
禅静寺。宋代。葛胜仲。古寺邻曹崇,怪石罗庭户。奇礓漫难名,郁林不知数。集虚竦苍桂,左纽真独步。两诗照丹壁,好在支与许。却坐留芳轩,松竹发佳趣。山行未觉疲,更问劳劳路。
醉留东野。唐代。韩愈。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奉和大宗伯董公返棹之作。明代。王世贞。初疑兴尽子猷还,咫尺清苕未可攀。日暮碧云离合际,江秋紫气有无间。劳公郢里歌中雪,念我祗园梦里山。莫笑野人虚拥彗,至今犹自扫柴关。
秋日访董伯元于玉溪李子麒招饮得吟字。宋代。陈亮。久别乖致书,暂喜能盍簪。访旧获新益,式契求友心。半生绍箕裘,常恐力不任。栖迟就荒陋,孰使殷忧深。溪光湛虚明,露气浮高林。虚斋坐超越,庶以开烦襟。杯盘劳亲朋,幽赏难重寻。聊持合并乐,写作清夜吟。
高阳台 春初步至莫愁湖,憩胜棋楼,慨然吟望。清代。陈锐。寒水笼烟,荒埼系艇,女墙遮却红尘。未到花时,湖边已有游人。青杨浅覆东西岸,步画阑、都是回文。恨沈沈阑外高楼,楼外黄昏。江南自昔无愁地,甚年来吟眺,但有伤春。绝艳惊才,输他若个名存。鱼天一片前朝影,唤翠娃、收拾垂纶。恁淹留、误了归期,自倒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