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张公洞下。宋代。沈辽。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沈辽。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题招隐寺。宋代。王琪。苍崖何蟠回,尝为隐君宅。孰谓人琴亡,松风正萧瑟。花闲雪英舞,鹿去岩泉冽。经声草堂迥,天香中夜发。月落山气深,清猿啸亦绝。如何人外迹,轻为世纲别。
雀鼠谷。清代。吴兰庭。土炕冷无烟,夜分气凄恻。启户整行装,一庭霜月白。跨马行数里,依稀见曙色。迤逦冠雀津,夹立积铁壁。汾流出中间,束缚益荡激。阁道亘崖半,偪仄瞰不测。前驱振金铃,后骑蹑其迹。登降递隐见,不离一水侧。我生阅奇险,剑栈曾未识。心揣将无同,顾步丧精魄。造物何恢恢,设此观人力。古来几雄才,长驱遂奋戟。废兴迭相倚,所恃非阻厄。行客独踌躇,蹙蹙安所迫。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宋代。魏了翁。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
曹仁宪谨荣寿又集诗句。清代。林春和。岂弟君子,在彼中河。惠我南国,来游来歌。民之父母,其乐如何。以介眉寿,百禄是荷。
均美兄之分宜丞取道归里 其二。明代。王世贞。今日悟归计,秋风空羡人。尔同彭泽宰,况展柴桑轮。鸟雀稻禾熟,云霞橘柚新。倘怜缨组弟,非为罢官贫。
神宗皇帝挽诗四首 其二。宋代。刘攽。绵宇正欢心,虞韶骤遏音。戴天忧杞国,就日怅崦岑。贯朽三泉府,方输九牧金。斯民已仁寿,至理更难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