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截天去,古路蔽云中。
不有行人至,安知与郡通。
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蒙。
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
再寄歙州潘伯恭。宋代。梅尧臣。青山截天去,古路蔽云中。不有行人至,安知与郡通。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蒙。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挽冯通直。宋代。华镇。功名早自期,策足有馀赀。世路多荆棘,荣途失羽仪。素丝宁复理,青眼不胜悲。千古秦山路,霜风岁暮时。
题卫明铉山水小景为管伯铭赋。元代。郑东。故人招我雁山傍,更入秋云结草堂。至今未满李徵士,白首犹贪著作郎。
饯潘吴二察院去国五首 其五。宋代。刘黻。生节雷声午夜残,囊封一疏夺冰寒。先生此去非沽誉,留与时人作样看。
过背阴铺 其一。清代。缪公恩。扰扰风尘里,驰驱废咏吟。乾坤开异境,山水豁灵心。云色环青嶂,溪声泻素琴。苍茫深树里,岭背霭轻阴。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清代。刘鹗。早岁同游凤阙前,于今鬓发各萧然。御街杨柳春风马,海子芙蓉夜月船。满望功名图晚岁,岂期衰朽度残年?九江二水难回首,报国忠君各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