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南方来,手抱伏牺器。
颓然造我门,不顾门下吏。
上堂弄金徽,深得太古意。
清风萧萧生,修竹摇晚翠。
声妙非可传,弹罢不复记。
明日告以行,徒兴江海思。
赠琴僧知白。宋代。梅尧臣。上人南方来,手抱伏牺器。颓然造我门,不顾门下吏。上堂弄金徽,深得太古意。清风萧萧生,修竹摇晚翠。声妙非可传,弹罢不复记。明日告以行,徒兴江海思。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王臞轩旧题紫阁寺诗。宋代。林希逸。阁为山名紫,松依水更青。僧谈畴昔事,我记始初经。败壁题仍在,臞轩唤不醒。个中安稳住,但要主人惺。
怀三山友人。宋代。陈起。春前深惜别,病后政无诗。青又生菱角,红应熟荔枝。鱼甘宾席暖,风逆客帆迟。徒结连宵梦,邮音负所期。
答筹堂 其一。金朝。李俊民。休嫌堂上聚星迟,邂逅人生似有时。鸡黍恐忘今后约,预先报与巨卿知。
三叠台江杂咏 其一。清代。范咸。方丈瀛洲孰问途,童南丱女计真迂。难从缥缈寻三岛,才望沧溟笑具区。志怪惜无观海赋,陈诗赖有采风图。简书不见依依柳,只合中原占丽都。
又答曾彦敬。元代。邓雅。林下柴门傍水安,满林风露桂花寒。层崖耸翠千寻险,明月当空一镜团。云气恍疑蓬岛近,水光犹似鉴湖宽。无穷物色谁能赋,同辈文章五色鸾。
答陈恭甫前辈。清代。林则徐。昨枉双鲤鱼,发缄得赠言。奖借逮末学,誉扬及家尊。更慨吏道偷,期以古处敦。树立尚宏毅,一语诚探原。呜呼利禄徒,字氓何少恩。所习乃脂韦,所志在饱温。色厉实内荏,骄昼而乞昏。岂其鲜才智,适以资攀援。模棱计滋巧,刀笔文滋繁。峻或过申商,滑乃逾衍髡。牧羊既使虎,吓鼠徒惊鹓。有欲刚则无,此际伏病根。于传戒焚象,于诗励悬貆。要在持守固,庶几恻隐寺。知人仰圣哲,弊吏扶元元。举错惬舆论,激浊澄其源。侧闻官方叙,驯致民物蕃。不才乏报称,循省惭素飧。但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三复吉人词,清夜心自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