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阳夏公,尝兹同郡治。
政余作东园,草木尚有意。
岂不务安养,斯民歌乐易。
是时有贤才,乡举堪皇器。
今方居冢庐,试质当时事。
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墬。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宋代。梅尧臣。昔我阳夏公,尝兹同郡治。政余作东园,草木尚有意。岂不务安养,斯民歌乐易。是时有贤才,乡举堪皇器。今方居冢庐,试质当时事。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墬。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介石遗余翁鞋歌以为谢。元代。黄玠。衰年足趺冷,火缶不少离。投我双青鞋,针迹匀且致。跫然试幽步,蹈履必雅地。出户复入门,徘徊感嘉遗。将非尚方舄,飘飘有仙气。岁晚动行色,远道随所至。南北岐路多,邅回来不易。庶将黄石书,报君圮上意。
颂古二十七首。近现代。释云贲。风月山川共一家,谁来语下定龙蛇。太白不曾登便殿,笔头昨夜自生花。
喜故人章叔安明经过访。清代。张洵佳。忽通芳讯寄云笺,难得良朋到眼前。浪迹尘中吾已倦,论交海内子为先。霜华两鬓容颜改,情话三更肺腑宣。十八年来才一会,不知后会又何年。
答嘉则。明代。徐渭。才子能文幕府收,将携箧剑副行舟。碧幢近映江光暮,彤管遥分树色秋。万里烟波双伴影,几群凫雁一沧洲。回看天际冥冥处,搔首西风动客愁。
送李先之归南。宋代。晁说之。夫子声名大,凄凉三十年。晚交弥好易,夙志自覃玄。泰华冰霜洁,江湖鸿雁边。别期不相假,吾道信茫然。
宋嘉言雅善飞白一日书八字贶予因成长句谢之。宋代。祖无择。轻如浮雾重如云,学到精微妙入神。奇迹昔年传垩帚,高名他日压乌布。夸呈朋友防求副,留教儿孙恐失真。天子清閒好挥翰,似君须合侍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