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未生冻,轻舟归大梁。
岸回初向月,篙滑始沾霜。
清世岂淹俊,上公存荐章。
行应重对策,莫愧汉贤良。
送裴节推归京。宋代。梅尧臣。远水未生冻,轻舟归大梁。岸回初向月,篙滑始沾霜。清世岂淹俊,上公存荐章。行应重对策,莫愧汉贤良。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以寄苦怀。唐代。刘禹锡。凄凉同到故人居,门枕寒流古木疏。向秀心中嗟栋宇,萧何身后散图书。本营归计非无意,唯算生涯尚有馀。忽忆前言更惆怅,丁宁相约速悬车。
南昌秋夜。清代。张嵩龄。秋气频侵袂,空宵独掩扉。愁来心易醉,客久梦难归。灯焰床头短,虫声户外微。起看乌鹊影,三匝向南飞。
玄石行为贡尚书赋。明代。郑潜。尚书阶前有玄石,流落江湖旧曾识。当时从者惜馀赀,今日移来乃神力。初看尚尔混泥沙,熟视洒然供拂拭。黑云风断涌峨眉,紫气霞开见灵壁。终朝静对无磷缁,扣之则应声相随。梅花点点上乌几,柳丝绵绵萦砚池。湘沙惊落孤雁鹜,东海跃出生蛟螭。千年谁凿混沌窍,半夜误击珊瑚枝。人生遇合还如是,尚书感慨亲留记。娇容丽质岂高人,错节蟠根知利器。坡仙空作仇池梦,愚翁信遂移山志。为公歌此玄石行,飒飒霜风动寒翠。
舟中月明夜闻笛。唐代。于鹄。浦里移舟候信风,芦花漠漠夜江空。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
送江京兆景熙赴京。明代。李舜臣。赫赫都门坐镇来,三年为政不凡才。能令江上风涛郁,复道人间夜户开。绕郭青山常带雨,经春芳树早生梅。扬帆又送朝天去,待报明廷宠玺回。
赋花上月送沃州良上人。元代。柯九思。林园念良会,花月含清辉。娟娟媚繁萼,皎皎澄芳姿。临池春弄景,转树夕藏霏。凝香翡翠盖,散影沾罗衣。飞觞昔忘曙,秉烛贵及时。欲随夫遁废,行乐愿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