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爱山水,兹闻庐岳游。
远期无逸兴,独往畏湍流。
举手谢云壑,栖心惭鸟鸥。
香炉碧峰下,应为一迟留。
范待制约游庐山以故不往因寄。宋代。梅尧臣。平昔爱山水,兹闻庐岳游。远期无逸兴,独往畏湍流。举手谢云壑,栖心惭鸟鸥。香炉碧峰下,应为一迟留。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读太平广记三首 其一。宋代。张嵲。禁苑茫茫尽日吹,桃红李白祗青枝。唯馀阿醋偏骄妒,不畏封家十八姨。
浣溪沙·香溪舟行。清代。过春山。沙际眠鸥点碧苔。沿流放艇水云隈。斜风细雨暗相催。帆影乍回青嶂合,橹声微动白蘋开。捲帘岚翠拂衣来。
暮春日同窦别驾洪郡博游槎墩 其二。明代。饶相。近郊负郭翠微里,汉使寻源到几番。墩翁本是经纶手,敛却神功居谷口。柳下长敲一局棋,花阴更有盈樽酒。好客呼童扫落花,解鞍展布弄烟霞。山肴野蔌相宠加,百珍罗列荐胡麻。有酒如泉不用赊,酣歌兴发上湖槎。湖槎箫鼓震中流,弦管相催散百忧。忽有梨园歌一曲,阳春白雪调难酬。飕飕风起浪悠悠,翻将行乐作悲秋。人生聚散如浮云,舒卷随风任去留。今日赏春同聚首,明朝分手各登舟。烟花此地浑依旧,萍梗相逢人不同。丈夫适意须行乐,忧乐常存感慨中。聚散古来皆如此,穷通得丧亦如之。清歌燕君君莫悲,有酒劝君君莫辞。劝君百杯赠别离,燕君一曲长相思。歌阑燕罢颓然卧,便是华胥人梦时。